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原因分析——社会控制理论和暴力亚文化理论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2-05-24  作者:黄一斌  新闻来源:  

  摘要:目前我国的青少年越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对此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学界纷纷用各种理论来分析,诸如社会控制理论、失范理论、紧张理论、亚文化理论等。本文笔者将结合一个访谈案例,从青少年生活环境的角度切入,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和暴力亚文化理论来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社会控制理论 依恋 暴力亚文化 家庭教育 

  一、 引言 

  我国近年的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升高,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急剧增长趋势。根据公安部通报,早在2005 年上半年抓获的作案人员中44. 7 %是10 - 25 岁的青少年。同时,2005 年上半年,75. 8 %的抢劫案件和73. 1 %的抢夺案件是10 - 25 岁的青少年所为。最高法院统计也显示:从2000 年到2004 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 18 % ,2005 年1 - 7月,比去年同期上升23. 96 % ,其中在生效判决中判处5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 94 %。 如此严重的青少年犯罪趋势实在令人堪忧。对此,不断有人发问:“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犯罪(越轨)现象如此严重,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不是变好了吗?”从国内外现有的学说理论来看,分析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理论主要要两大类:一为宏观理论,如结构功能论、冲突论;二为中观或微观理论,诸如失范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亚文化理论。笔者有幸能和三名少年犯进行面对面交流,在与之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对少年犯影响的社会因素有很多,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但是他们中基本都存在着的对家庭的依恋缺失或不足和对暴力的崇拜。 

  二、 个案介绍 

  笔者曾访谈过一名少年犯。他今年28岁,17岁时进到少管所。在所有的少年犯中他显得很老成,在描述自己的犯罪行为也多有保留,但他仍然和笔者聊起了自己的家人和以往的生活。在家人方面,他是不愿过多提起他的父母,只是说他和家里的关系很不好,爸妈只会在他犯事时打骂他。而回忆起以前的生活,他说道小时候他也很认真的读书,是到了初二的时候才跟人出去玩的,因为他很喜欢热闹,喜欢大家聚在一起玩,而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最喜欢的休闲则是在家里看恐怖片,各类血腥或阴郁的恐怖片他如数家珍。关于他的朋友,他讲到认识那些社会上的朋友就是通过同学的介绍,一个连一个的认识,认识了以后对方如果需要帮忙打架时也不用通过同学联系就会直接和他联系了。当他说道这的时候笔者十分好奇的问:“和你没交情的人,你也去帮忙打架?”他非常直接的说会的,原因就是觉得打架很刺激、很好玩。进一步聊天中,他谈及他们村以前有一个人特别会打架,全村的人都怕他,很多女生都喜欢他。在一群男生中,最会打架的那个才会最突出,女生都只会喜欢最突出、最会打架的男生。 

  三、 个案理论分析 

  (一) 社会控制理论 

  社会控制理论是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和犯罪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源于生物学。赫希为社会控制化理论的集大成者,其著作《少年犯罪原因探讨》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关于控制犯罪的论述即“社会约束理论”(也即社会控制理论) ,核心思想是少年犯罪是个人与传统社会的联系薄弱或破裂的结果,缺陷的社会联系使人容易犯罪。社会控制理论包括四大部分即依恋、奉献、投入、信仰。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分支为依恋理论。所谓依恋,是指依恋是个人与他人或群体的感情联系。对正常人来说, 这种情感联系是防止偏差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当个人拥有对他人的群体的社会依恋时, 就会在做出某种决定或进行某种活动时, 考虑到他人或群体的意见与感情, 控制自己的违法犯罪冲动,强烈依恋父母的青少年很少涉及犯罪活动的。因为这种依恋制约着少年的适当社会化, 并影响其行为准则的内化,。也就是说, 当青少年习惯与父母分享他的精神生活时, 他越会征寻父母对其活动的意见, 并内化父母的价值观为自己的社会或心理自我领域的一部分, 他将接受较多的监督, 并较可能多地被灌输必要尊重重要他人及社会规范的传统观念。因而, 当面临环境的不良诱惑时, 父母是否出现在少年的心中成为制约少年的重要因素。在与学校以及与同伴的社会关系中, 这种依恋情感和正反作用同样表现出来。  

  对于依恋的形成,父母的教育方法、家庭的环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试想下整天吵架的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的父母或者不懂得倾听子女的心声,只会一味望子成龙、采用打骂等方式施加压力的父母如何取得子女的信任和依赖。这种情况下的父母并不会制约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反倒可能让青少年为躲避父母而向社会的不良人员靠近,寻求所谓的另一方“依赖”,来获得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归属感缺失。 

  个案中少年犯的父母因为他是独子,对他寄予了太多的期待。但是面对孩子在叛逆期的某些叛逆行为,成绩的下滑,他们采取了中国最古老的教子方式——“棍棒打骂”甚至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出门。这样的刺激行为,没有和孩子进行沟通,只是让这名少年犯更加反感父母,进而逃离家和所谓的“朋友”在外过着“仗义”的生活。他对父母感情的缺失、对家的归属感的缺失,让他的正常依恋渠道断裂。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这种依恋的缺失只能从另外的方式的取得——为社会上的朋友两肋插刀等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友情。 

  (二) 暴力亚文化理论 

  暴力亚文化理论, 首先是由美国著名的犯罪学家沃尔夫冈和费拉柯蒂所提出的一种文化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 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 存在着一种崇尚暴力的亚文化, 在暴力亚文化中, 人们对暴力的赞赏态度和津津乐道的谈论, 对其生活方式、社会化过程和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使暴力成为一些群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渗透到这些群体成员的心理品质之中, 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犯罪就是使用暴力作为手段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结果。这种暴力亚文化与主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规范冲突。例如, 在暴力亚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 比在主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更加看重荣誉、褒奖的一面, 为了获得荣誉和奖励, 他们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 而那些进行暴力行为的人会受到亚文化其他成员的赞赏和崇拜但是, 如果不按照这种规范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就会受到亚文化群体中其他人的批评或嘲弄, 甚至被逐出暴力亚文化群。所以, 在这种亚文化环境中, 每个人都有可能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因为他们也预料到别人也会用同样手段做出反应, 即使使用暴力的双方都不赞成这样做, 但是, 文化环境的压力, 也会迫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同时,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暴力亚文化完全只是为了表现暴力而存在的,暴力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必定有交接点。暴力亚文化的成员也脱离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他们使用暴力程度的多少,表明了他们吸收暴力亚文化的多少。 而暴力亚文化和现在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就是大众媒体。关于传媒对犯罪的影响,早在100多年前,“近代犯罪学之父”切萨雷?龙勃雷梭解释其间的“恶性循环规律”时描述到:报刊对犯罪的报道扩大了它们的发行量,而报刊发行量的扩大,又使更多的人进行犯罪模仿,导致更多的犯罪产生,不断地模仿最终会导致一种成熟的价值观的形成,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原本属于媒介人物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意识,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反观现在的大众媒体环境,我们打开电视或通过网络都可以显见各种表现暴力的网络游戏、电视剧、电影,其中不乏细致入微刻画暴力犯罪手段的情节也不乏充满血腥场面的“刺激”镜头。很多尚未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对世界充满无限好奇的青少年正是通过大众媒体来习得各种暴力犯罪方式或受到血腥场面的刺激甚至建立起错误的暴力价值观,进而在青春年少时冲动犯罪。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对暴力的态度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种种行为,现代的文化环境除了传统的生长环境外,也包含了新型的电子文化环境。这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方面。 

  这个暴力亚文化理论在我们的个案中有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在传统的生长环境还是在新型的电子媒体环境中。笔者访谈的少年犯原本生活在北京市房山区临周口店猿人遗址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在村子中,他认识朋友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帮人打架认识,他的朋友圈中也是多以打架解决事情,打架在他们眼中并不是犯罪的事,而是刺激好玩的事情,而且通过打架可以奠定在朋友中的权威,可以得到更多女孩的青睐。另一方面,通过他对恐怖片血腥片的了解,可以看出那些血腥暴力片对他的影响。这些在美国或日本都是通过限级的方式向特定群体播放,而在中国却通过“百无禁忌”的网络媒介进行着无年龄界限的传播。电影中的种种暴力血腥场面可以说会让每一个看过的人留下难以抹灭的印象。对于青少年来讲, 往往使他们在价值上树立攻击性的行为观念, 在情绪上激起攻击性的行为冲动, 在技巧上学会攻击性的行为方法,暴力亚文化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影响不容小视。 

  

  四、 结语 

  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中各种因素都是环环相扣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体的自然因素等,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理论来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且各家说法都各有千秋。笔者分析所用的社会控制理论和暴力亚文化理论最根本要强调的就是社会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这也与实践中绝大多数出现越轨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实际情况相符。对于一个迷茫中或已失足的青少年,往往家人及时恰当的引导和支持,社会文化环境倡导正确价值取向,就能够挽救他们于悬崖边缘。

 
 
 
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人民检察院行政诉讼监...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
两高关于办理刑事赔偿...
两高关于办理妨害文物...
两高关于办理危害生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
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
未标题-1.gif
未标题-2.gif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人民网 | 正义网 | 新华法治网 | 福建省人民检察院 | 厦门长安网 | 厦门市检察院 | 思明区政府 | 思明区人民法院 | 福建文明风网站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北路160号 邮编:361005 电话:0592-2512551
版权所有: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1号
中文域名备案号:闽ICP备2024046374号-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994号